費迪南
[ 塞瓦 ] [ 韋瓦第 ] [ 馬替奴 ] [ 包佩 ] [ Duport兄弟 ] [ 葛利格 ] [ 費迪南 ] [ 蕭邦 ] [ 恩斯特 ] [ 魏拉 ] [ 西貝流士 ] [ 克倫格 ] [ 拉威爾 ] [ 奧爾 ] [ 鮑凱利尼 ] [ 卡薩爾斯 ] [ 畢亞第高斯基 ] [ 羅得 ] [ 舒曼 ] [ 普羅高菲夫 ] [ 貝多芬 ]

費迪南•大衛Ferdinand David(1810-1873) 

1810年出生於德國漢堡的小提琴家、作曲家及老師大衛,他13歲便跟隨德國小提琴家Spohr學習小提琴,17歲那年便和他的妹妹Louise一起在巡迴演出。後來他認識了孟德爾頌(Felix Mendelssohn),也進一步成為孟德爾頌的密友,常常一起演奏室內樂。

1836年受孟德爾頌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(Gewandhaus Orchestra)的首席,一直到他晚年。1843年萊比錫音樂院成立,大衛是該院的第一位絃樂組主任,也經由孟德爾頌介紹姚阿幸(Joachim)就成為大衛的學生。1845年他首演了孟德爾頌那首動人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,而孟德爾頌在寫作這首樂曲的時候的確聽從他許多建議。1847年孟德爾頌過世,對於他的打擊相當大,葬禮時他還是抬棺的其中一人。

1851年有人邀請他到科隆,但他仍舊保留在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職位,雖然職務減輕但仍舊非常受到敬重。當1861年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慶祝該團25週年時,還由他的學生及朋友一起慶祝他就任25週年呢!

他晚年身體狀況不是太好,神經系統的痛楚常常導致他無法演奏,但當他的醫生請他暫時停止拉琴好好養病,他總是回答「若要我不拉琴,那倒不如讓我死了吧!」他的肺部狀況也不太好,常讓他有呼吸不順的情形,但他仍照常在表演,他最後一次公開演出是在1873年的一場室內樂演出。1873年他與家人去渡假時因心臟病突發而辭世。

大衛雖然不是以炫技的獨奏家而出名,但他絕對是位非常成功的音樂家、老師及樂團首席,而能夠達到這樣的成就,他的技術也是相當傑出的。萊比錫音樂院也因為他而成為音樂學習的一個重鎮,許多小提琴的練習曲,例如:Kreutzer(克羅采)、Rode(羅得)、Fiorillo、Gavinies、Paganini(帕格尼尼),及Kreutzer、Rode小提琴的協奏曲都因他很好的詮釋(edition)而相當受到後代的採信與沿用。他也是第一位將巴哈小提琴無伴奏寫下版本,並常公開地演出它,讓大家欣賞到。

他常使用的小提琴有:1698年的Stradivarius「Lark」(雲雀)及Guarneri del Gesu「David」後來在Heifetz那裡,後來被改叫Guarneri del Gesu「David-Heifetz」。

若對這個網頁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聯絡我們